7月18日,陕钢集团2013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张总做了会议报告,报告中以三个更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更加突出、行业和市场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更加巨大;三个难能可贵:产量、收入实现双过半目标难能可贵;填平补齐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系统的配套完善、填平补齐为企业搏击市场、扭亏增效创造条件难能可贵;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个战线干部员工攻坚克难,推进集团各项工作不断优化、提升难能可贵。三个非常遗憾总结了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然后又以三个预判加两个分析对今后的经济及市场形势做了全面的分析,最后用实现两大目标、转变两个观念、挖掘六个效益增长点、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对如何提升下半年经济运行效益工作做了安排。
在学习张总讲话中我认为张总讲的“转变两个观念”和“挖掘六个效益增长点”尤为值得我们深思。
“转变两个观念”,到底我们要转变什么样的观念呢?张总指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两个观念。那如何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呢?结合我们自备电厂以环保为基础的发电、供汽为主要生产产品特性我认为应该从这两点入手开展工作。现在已经是科学飞速发张,科技环保项目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要跟紧时代的步伐,走出去学习。学习先进装机方案,然后将发电、供汽完全融入成一体,多在发电、供汽一体化上下功夫。就像我们背压式机组发点供热机组就是一个将发电、供汽融为一体的一个成功的典型的先进装机方案,所以日后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再就是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合理优化我们的人员管理与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员工在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能力的一线战斗力量,为生产保驾护航。简而言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就是制定一个行动总路线和目标,奔着这个行动总路线和目标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接下来就应该是具体如何办的问题了,至于如何办,张总的讲话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方向,我结合张总讲话的内容和我们电厂的有关实际情况以“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品机构优化升级步伐,挖掘产品质量效益增长点”和“狠抓降本增效措施落实,挖掘成本、费用降低的效益增长点”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依托科技创新”他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将现有的科技创新如何推广应用,二是针对目前电厂设备老化问题如何进行技术革新,如何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我认为可以宣传公司现有的科技成果,就此建立一种技术指导的服务关系,利用这个参与技术入股或收取使用费用,或者可以与电力设计单位进行协商,使用我们的技术,让双发获得双赢。如何面对设备老化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其实我认为这个可以理解为在设备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集中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对其进行技术革新以此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比如说锅炉火嘴前手动蝶阀和电动蝶阀,在使用过程中受煤气质量的影响经常卡死活转动轴断裂,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目前的处理方法是你阀门或维修阀门,但这样的费用都很大,那么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改造,使其可以增加使用寿命,进过试验成功后再次更换阀门是可向厂家做技术要求,满足我们的需求。
“狠抓降本增效措施落实”,始终把降本增效作为中心工作,经过多年的控制和总结,指标已经控制到了极限边缘,要继续降本就更难了,但还能不能,我认为能。但要依靠科技力量,还是要借助自动化来实现指标的控制。目前我公司降本的两个重要控制点是厂用电和水耗,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将工业用水(外购水)的总流量计分别接至汽机主控单位,让调整人员可以随时检查用水情况,方便用水小号的实时监控和调整。
二、工业水用户最大的是汽机冷却塔,可将冷却塔的补水门进行改造成电动门,方便其调整利用适时调整来随时控制用水。
三、能否将现在的化水取样监测点全部引至化验室附近,方便取样、化验,同时可缩短化验、取样的时间,一次来调控指标的控制,逐步实现实时化。
四、狠抓汽轮机运行参数,控制蒸汽参数在额定值,不能因多发电而降低运行参数,越是煤气不好的情况下越要控制好运行指标,这样才能降低汽耗,汽耗降低了所用的煤气就少了。
五、针对汽机运行设备老化后的真空偏低现象要找出提高真空的新方法,努力提高真空,真空提高了汽耗同样也就小了。
六、合理优化夏季循环水冷却塔的运行方式,在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和最小蒸发量上下功夫,找接入点,用最小的蒸发量来降低工业水的用水量,同时还要满足生产要求。
七、控制易耗品的用量,用先进的技术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不能盲目的只顾满足当前需要而提高物品的消耗。
八、对常用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其实很多物品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或经过粗略的处理方式可进行再次回收利用。比如说螺丝,一般有一点问题的螺丝不能被废除,虽然出现过丝或扯丝问题,但还是可以再利用或被下一级别尺寸所应用。
我相信坚持张总的“紧紧围绕“挖潜、降本、增效”这一主线一定能够完成全年发电任务,确保龙钢整个实现“各项生产经目标,确保完成全年粗钢800万吨,销售收入370亿元的生产经营任务”和“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两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