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钢铁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别对于我们电厂管理部门来说,安全是永恒的主题。“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是我们每天上班时必须恪守的信念,但是如果失去了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就在我们的身边也常常有各种不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在一线作业现场,防护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工,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永远倒下了的年轻生命,那些悲痛欲绝的亲人的哭喊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流泪的双眼,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都在一次次地敲响着安全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的重要。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发电三区生产、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一线作业现场是存在危险点最多、危险要素最复杂的场所,所以也是发生安全事故最多的地方。以前,每每听到那些凄惨的安全事故,我总是很漠然,似乎总是觉得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很少能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直到步入管理岗位才真正感受到安全责任的重大。
我认为做好一线作业现场的安全工作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要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作业现场所有相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的一个极大隐患,必须彻底的消除,通过有效地整理和彻底的整顿可以使作业现场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也变得一目了然,不安全的隐患消除。纵观以往的生产安全事故中出现的作业现场混乱、过多非工作相关物品侵占作业现场空间、消防通道、安全通道导致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比比皆是,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定时定点由专人对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和确认,只要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清除,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即将开工建设的炼钢余热蒸汽加热炉任务非常紧张而且繁重的时,作业现场人员变得更多,流动性也变的更大,如果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没有及时清除或是没有清楚的标示,经过大家的使用后极易引起危险点,所以,必须保证作业现场物品的安全状态。
其次,就是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在一线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极强的安全综合素质。为了规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加强宣传安全教育培训等等。如何在作业现场更有效的消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一是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题、每周两次的集中授课,每季度一次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和事故演练,可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使其对生产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对操作规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从而及时和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二是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正确的生产作业,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操作技能,我们的操作规程,就是我们工作、生产的金刚钻,每一条规程,每一项技能,都是我们用血的经验和教训得来,每一条都是安全的“护身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他们对于我们生产和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生产生活中一丝不苟的遵守。三是加强对上下班队列及路途中交通安全,通过班前班后会进行强调,由群安员全权负责,对上下班队列进行监督,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考核,从而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就是要不断加大安全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是关于安全的十二字方针,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要贴近实际要求。作为生产的一线,更是需要不断加大和完善作业现场的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防范机制,提高安全准入门槛,严把安全生产源头关、重大危险源监控关和隐患整改关。一线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主力军,我们要不断地结合身边的实际工作将安全生产做得更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不断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氛围,珍惜生命,远离事故,让“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让我们充分吸取各类不安全事故的教训,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都平平安安! |